首都师范大学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考研辅导班详情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考研辅导班为报考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考研新大纲高级教程》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核心密押题集及考研菁华指导》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音乐科技(数字艺术创作))考研技巧标准全集》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热点知识诵读宝典》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典型技巧与知识必备》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全程绝密策划》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26-14:25
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8:14-17:40
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52-15:01
唐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19-16:59
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35-19:43
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56-14:10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攻略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单词特别重要贯穿我考研全过程!我用的是绿皮那本,虽然很厚但很实用!五月份以前跟着何凯文长难句解析,单词、长难句基础打好以后,开始做英语的真题,我是只做了阅读做了两遍,最主要的目的培养自己的语感,增加单词量,继续做真题,我做了三遍,第二遍要像做考研题一样,自己给自己打分。十月份我开始准备的作文,用的是王江涛的书很实用。最后做的翻译和完形。不用做什么英语模拟题,题的质量完全比不上真题。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不必过早准备,因为你记忆的速度赶不上遗忘的曲线。我是在快十月份开始准备的。做选择题,刷蒋的《800题》和肖秀容的《1000题》。我喜欢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完成需要完成的任务。11月份之前主攻选择题就行,一定要把不会的知识点都搞懂。选择题我刷了基本两遍。就是要多看书!把错了的题彻底理解清楚!把错题的解析都写在原题旁边。其实历年真题只是让你了解出题人思路,但绝对不会重复出现,所以做一遍就好。大概11月份后开始看大题,看真题中出现的大题,尤其要看答案解析,仔细研究如何答到点上,如何得高分。然后开始做蒋、肖的练习题,《肖四》、《肖八》是一定要做的,并且要结合时事背会大题。今年政治大题肖押中的还是蛮多的。大题不要太担心,剩下最后一个月背就足够。(我当时由于时间紧,剩十几天背的)政治的重头戏还是在选择题,尤其是多选题,选择题的对错会跟别人拉开很大差距,一定要重视!!做到先理解后记忆!再者,有些地区公共课压分严重,政治决定你是否可以上一个好学校。所以一定不可以掉以轻心,忽视政治的复习。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音乐学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
1. 音乐史:重点复习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和作曲家,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2. 音乐理论:包括音乐的基本概念、音符的命名与时值、调式与调性、音程与和声等内容,掌握基本的音乐分析方法。
3. 乐理与视唱练耳:重点掌握音程、和弦、节奏的听辨和演唱,熟悉常见的音乐节奏型式。
4. 作曲技法:了解常见的作曲技法,如主题与变奏、对位法、模因等,能够分析和理解作品的结构和形式。
5. 音乐美学:了解音乐的审美特点和表现手法,掌握音乐欣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复习方法:
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有足够的复习时间。
2. 多做习题,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尤其是乐理与视唱练耳部分。
3. 多听音乐,尤其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参加模拟考试,熟悉考试形式和要求,提高答题效率和准确性。
5. 结合教材和参考书,做好笔记,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方便查阅和回顾。
考研专业课二:和声与作品分析
复习要点:
1. 和声基础:包括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规则、和声进行和和声分析等内容,掌握和声的基本原理和技巧。
2. 和声技法:了解常见的和声技法,如声部运动、和声连续、和声变化等,能够分析和理解作品的和声结构。
3. 作品分析:重点分析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包括其和声特点、结构形式、表现手法等,能够深入理解作品的内涵和风格。
4. 曲式与形式:了解常见的曲式和形式,如奏鸣曲、交响曲、变奏曲等,能够分析和理解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发展过程。
5. 音乐分析方法:掌握音乐分析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主题分析、和声分析、形式分析等,能够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
复习方法:
1. 多做和声练习题,加强对和声规则和技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选择代表作品进行分析,注重对作品的和声结构和形式的理解和把握。
3. 多听音乐,尤其是各个时期的代表作品,培养对音乐的感知和理解能力。
4. 结合教材和参考书,做好笔记,形成自己的复习资料,方便查阅和回顾。
5. 参加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一起分享和学习,互相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