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视唱练耳)考研辅导班详情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视唱练耳)考研辅导班为报考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视唱练耳)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视唱练耳)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视唱练耳)考研强化复习全书》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视唱练耳)考研热点重点大冲关》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视唱练耳)考研热点知识核心图谱》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分类知识高分进阶》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最后冲刺方法与技巧》
《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学基础知识+和声与作品分析考题观察与热点剖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7:08-19:48
仰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50-15:18
农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48-15:07
董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03-13:42
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27-16:57
甘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58-19:12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技巧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我英语水平一般,不好也不坏(六级550+)。暑期我只背了单词。随便借了本单词书,一个一个地背,不会的单词做标记,第二遍再背,会了的单词划掉,第三遍再背。每天根据自己能承受的单词量安排一下就好。除了英语单词书,我也安装了单词软件在手机里,没事就看看。英语的真题一定要格外珍惜,倍加重视。英语真题我是这样分配时间的:一天做完型,一天做前两篇阅读,一天做后两篇阅读,一天做新题型和翻译,每次练习我都会记录做题用时,以便把握做题速度。这样一整套真题(除大小作文)做下来大概需要5天左右。英语的真题做完已经是11月底了。冲刺阶段:这个时候要注意模考了,我在复习过程中留下了最后两年的真题没动,然后考前两周每周按考试时间模拟。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首先我高中时是文科生,所以对政治这种文科性质的学科还是有一些复习经验的,于是我政治开始复习的时间算是稍微晚的了,我是8月开始接触政治的,遵循着不同时间段做不同的任务以有全方位的提升,我在8月份的时候只是看肖秀荣的1000题,主要是过单选,而且基本都是在每天学习比较累的时候拿出20-30分钟的时间做点单选,感觉一些重要的知识点就大致记一下,但是一定要把错题标出,最好用红笔,这样的话会对之后的复习是有帮助的,所有的复习书不要过分求整洁之类的,多做标记是一个很不错的方法,这样8月一个月的时间就要把所有政治这是今年我比较高的科目,十月中旬开始,从基础里构建出知识网络和架构,之后用的风中劲草的核心考点,感觉总结的不错,细致地用了《肖秀荣1000题》:几天刷完单选多选,然后对照另一本答案详解,注意哦,你要掌握的不是这一道题,而是这一个知识点,迅速看答案解析,把解析里涉及的自己不会的知识点写到题目旁白或者本子上(类似错题本,其实根本写不了几页纸 不费时间的),的单选做完,不要太在意正确率,因为这个时候对政治还没有系统的知识梳理,所以错误是正常的。而关于政治知识点的系统复试一般是要等到大纲解析出版之后,但是去年的话出版的话比较晚,记得都9月份了吧,所以这之前我就看了任汝芬的序列一,前前后后过了两遍,也不是特别仔细那种,所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政治复习主要还是哲学部分比较耗费时间,其他的都好说,我是因为有老师讲解,所以进度挺快的。这之后就是大纲解析了,这个是最权威的,所以一定要予以重视,至考研的时候至少要仔细看3、4遍,序列一和大纲解析看的过程中多选题就可以穿插其中了,多选比较难,所以要做好最好对照知识体系来看,更能巩固知识点,加深印象,对论述题目的表达也有帮助。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音乐学基础知识
复习要点:
1. 音乐史:重点关注各个时期的音乐特点、代表作品及其创作背景,了解音乐发展的脉络和演变过程。
2. 音乐理论:包括音乐元素、音乐符号、音乐形式等基本概念,掌握音乐的基本构成和表达方式。
3. 乐理分析:学习乐曲的结构和组织方式,分析乐曲的调性、节奏、和声等要素,理解作曲家的创作意图。
4. 音乐欣赏:熟悉不同类型的音乐作品,了解其风格特点和演奏技巧,培养对音乐的审美能力。
复习方法:
1. 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确保每个知识点都得到充分的复习。
2. 多听音乐,尤其是重要作品,通过反复聆听来熟悉乐曲的结构和特点。
3. 阅读音乐史和音乐理论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理解概念和知识点的内涵。
4. 多做乐曲分析题和乐理题,加强对乐曲结构和音乐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5. 参加音乐会、音乐讲座等活动,拓宽音乐知识面,提高音乐欣赏能力。
考研专业课二:和声与作品分析
复习要点:
1. 和声基础:掌握和声学的基本概念,了解和声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
2. 和声分析:学习和掌握不同音乐作品的和声特点,分析和声的构成和演变过程。
3. 作品分析:重点关注不同作曲家的代表作品,分析其创作风格、表达手法和音乐结构。
4. 曲式分析:学习不同曲式的特点和结构,分析曲式的演变和应用。
5. 音乐形式:了解不同音乐形式的特点和演变,分析音乐形式对作品表达的影响。
复习方法:
1. 多做和声分析题和作品分析题,加强对和声和作品结构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 阅读和声学和作曲理论的相关教材和参考书籍,理解和声和作品分析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 多听不同作曲家的音乐作品,通过反复聆听来熟悉作品的和声特点和表达方式。
4. 参加音乐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了解最新的和声和作品分析研究成果,拓宽知识面。
5. 积极参与讨论和交流,与同学和老师一起探讨和声和作品分析的问题,互相学习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