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援藏计划)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援藏计划)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哲学院哲学(援藏计划)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援藏计划)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援藏计划)命题人讲考研核心要义》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援藏计划)考研技巧养成与短期突破》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援藏计划)命题人讲考研核心要义》
《人大哲学院援藏中西哲学史+援藏哲学专业综合考研10年真题超全分析与演练》
《人大哲学院援藏中西哲学史+援藏哲学专业综合考研核心解题技巧速记指南》
《人大哲学院援藏中西哲学史+援藏哲学专业综合考研要点全面复习与解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厍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7:06-21:55
国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37-13:57
胡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01-18:22
都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05-17:52
殴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37-14:22
池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28-15:58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指导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多做真题!多做真题!多做真题!重要的问题要说三遍!英语真题是公认的,无可替代的复习资料,其他资料一概不买不做,只需一本英语真题解析,足矣。你需要做的就是去适应他们的思维方式,他们上下义词汇之间的替换,以及他们的逻辑。举一个我自身的例子,我在第二遍做某篇真题阅读时发现,那篇真题我居然跟第一次做错的一模一样!当时我十分震惊,之后反思了一下这个问题。的确第二遍跟第一遍做,单词的障碍已经大大降低了,然而我还是错了那几道题,连错选的选项都没有变,这就是根深蒂固的思维问题了,也是这个问题惊醒了我,让我更加高效地忍着恶心第二遍做阅读真题……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政治的话,我是在下半年出了风中劲草才开始的。选择题我买了1000题但没做,而是用风中劲草的知识点熟悉考点,然后做配套的习题,最后在临考前一段时间再把题浏览一遍巩固。主观题我则是最后一段时间背了肖四其他都没管。最后在考研前一段时间又看了遍做过的全书上的知识点和题,归纳总结,差不多了后就开始定时做真题直到开始考试,期间还做过模拟卷,不过有点难,做了几套就放弃了。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援藏中西哲学史
复习要点:
1. 熟悉书目:《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史》等。
2. 把握时间轴:西方哲学的演变过程,从古希腊哲学到现代哲学,以及中国哲学的历史发展,如先秦哲学、汉唐哲学、宋明清哲学等。
3. 掌握主要思想家及其观点:如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笛卡尔的哲学怀疑论、康德的知识论等。
4. 理解思想脉络:弄清楚各个时期的哲学思潮发展,如古代哲学、现代哲学、后现代哲学等。
5. 重点记忆重要概念:例如西方哲学中的主观与客观、存在与本质,以及中国哲学中的天人合一、道德伦理等。
知识要点:
1. 西方哲学史:
- 古希腊哲学: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等。
- 中世纪哲学:奥古斯丁的信仰哲学、托马斯·阿奎那的信仰与理性统一论等。
- 文艺复兴时期哲学:尼采的超人哲学、黑格尔的辩证唯物主义等。
- 当代哲学:存在主义、结构主义、后现代哲学等。
2. 中国哲学史:
- 先秦哲学:儒家、道家、墨家等。
- 汉唐哲学:佛教、道教、六朝文化等。
- 宋明清哲学:朱熹的理学、王守仁的心学、张载的理气论等。
复习方法:
1.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复习计划。
2. 定期做笔记:将重要知识点整理成条理清晰的笔记,方便复习查阅。
3. 多练习试题:通过做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优化解题思路和时间管理能力。
4. 小组讨论学习:与同学组成学习小组,互相答疑、分享经验、合作解题。
5. 制定复习计划:科学分配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
考研专业课二:援藏哲学专业综合
复习要点:
1. 熟悉援藏哲学专业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2. 理解西藏地区的宗教和文化背景,包括佛教、喇嘛、达赖喇嘛等。
3. 掌握藏传佛教的核心思想和历史背景,如大乘、密宗、自性空等。
4. 理解藏传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关系,如心学、理学与藏传佛教的交汇。
5. 了解西藏的政治、社会和经济状况,以及现代化进程中的挑战。
知识要点:
1. 藏传佛教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体系:
- 佛法三藏:戒律、经藏、论藏。
- 大乘佛教:菩提心、六度、八地法等。
- 密宗佛教:道场、灌顶、各种修行法门等。
2. 藏传佛教与中国哲学的关系:
- 心学与密宗的相通之处。
- 理学与佛教思想的对话。
复习方法:
1. 梳理核心概念:将重要的概念和理论整理成思维导图或笔记,方便复习记忆。
2. 阅读重要著作:阅读相关的西藏哲学专业书籍和论文,增强对该专业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听课讲座:参加相关的讲座和研讨会,深入了解专业领域的前沿动态。
4. 划重点:重点记忆和理解关键知识点,以便在考试时有针对性地回答问题。
5.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确保全面覆盖复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