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辅导班介绍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交大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讯息与资源!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精英要点最新本》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高分胜战攻略》
《北京交通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热点密题预测》
《北交大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历年考研真题超精读提高篇》
《北交大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核心知识速记宝典》
《北交大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考研高分就是这么轻松》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鄂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24-21:51
戈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37-17:50
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38-21:57
唐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1:22-16:57
房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59-21:22
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55-17:20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北交大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与传播考研知识方法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先说一些自己英语的教训吧,这次失利在英语图画作文,自己平时练的少,一般就是背作文了,没有练如何从图画中,找最恰当的立意,感觉我的作文立意并不太好。英语做题的顺序,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完形填空肯定是放在最后的,毕竟分值较少,我觉得我考试中只用了最后的三分钟,做完了完形,幸好完形不难,感觉做对了80%左右,所以在最后的时间里一定不要放弃完形,能做多少做多少。阅读是很重要的,我做的时候先看问题,带着问题去阅读效率高些,同时积累词汇是很重要的。有时间的话,可以背背历年真题来增强语感,同时分析语句结构,最好自己写作文的时候,也可以模仿出这样地道的句子,作文自己平时多积累句子,词汇和话题。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买了肖秀荣老师的知识点精讲精练和1000题。书从马原开始看,刚开始是很难的,哲学、资本主义原理这一部分很难理解,往花了两三的小时才看不到十页,而且头昏脑涨,个人觉得政治报班还是很有必要的。第一遍的时候不要刻意去背或者记什么,看完精讲精练去做1000题,用铅笔做。第一遍看下来大概花了一个半月。第二阶段,我从十月份开始转入第二遍复习,花了一个月的时间又看了一遍精讲精练和1000题,把所有的错题知识点用陈述句的形式抄写在笔记本上,重点翻看。同时老师带着进行了毛概相关会议和史纲时间轴等的梳理。第三阶段,十一月份的时候,肖秀荣出了一本命题人考点预测(背诵版),个人觉得信息量还是挺大的,每天晚上都会看,大约两个小时,同时开始做真题。第四阶段,十二月份出了任四、肖八,这时候的选择题感觉跟1000题的风格不太一样,很有做真题的感觉,仍然把错题用陈述句的方式记录在笔记本上。肖四非常重要!!大题会有原题,大家一定要仔细看看。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
复习要点:
1. 新闻与传播学科基本概念:包括新闻传播学的定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
2. 新闻传播理论:包括传播模式、传播效果、传播媒介等相关理论。
3. 新闻与传播的社会功能:包括新闻的社会角色、新闻的社会责任等。
4. 新闻与传播的伦理规范:包括新闻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新闻报道的伦理规范等。
5. 新闻与传播的国际比较:包括不同国家的新闻传播制度、新闻报道的差异等。
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结合教材内容,理解新闻与传播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 阅读相关论文和研究成果: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学术观点,拓宽知识面。
3. 多做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案例,理解新闻与传播的社会功能和伦理规范。
4. 参加学术讨论和研讨会:与同学和老师进行交流,提高对新闻与传播学科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考研专业课二: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
复习要点:
1. 新闻学基本概念:包括新闻的定义、新闻的要素、新闻的价值等。
2. 新闻报道的基本原则:包括真实性、客观性、全面性、及时性等。
3. 新闻写作技巧:包括标题写作、导语写作、段落写作等。
4. 新闻采访技巧:包括采访准备、采访技巧、采访倾听等。
5. 新闻编辑与制作:包括新闻编辑的原则、新闻制作的流程等。
复习方法:
1. 多读新闻报道:通过阅读各类新闻报道,了解新闻的基本原则和写作技巧。
2. 练习新闻写作:选择不同类型的新闻事件,进行写作练习,提高写作能力。
3. 模拟新闻采访:模拟真实场景,进行采访练习,提高采访技巧和倾听能力。
4. 学习新闻编辑与制作:了解新闻编辑的原则和新闻制作的流程,通过实践提高操作能力。
5. 参加新闻实习或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提高新闻报道的实际操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