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辅导班:中农大农学院农艺与种业考研复习重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农大农学院农艺与种业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辅导班:中农大农学院农艺与种业考研复习重点与经验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热门考点识记》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多位一体学习秘笈》

《中国农业大学农艺与种业考研核心考点必背突破高分》

《中农大农学院农业知识综合一+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科学技术原理考研单选题解题方法与技巧》

《中农大农学院农业知识综合一+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科学技术原理考研应试技巧高分突破》

《中农大农学院农业知识综合一+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科学技术原理考研核心知识与必备技巧速记》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单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10:20-21:02

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43-20:05

宦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42-19:18

寇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8:43-19:21

卫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56-20:29

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07-18:05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中农大农学院农艺与种业考研复习重点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前期(暑假以前)可以背单词为主,结合真题。考研语法方面基本高中时候已经都学完了,而且整体考察的又很少,主要集中在翻译和作文,如果实在基础不好,推荐你可以买本高考语法去补习下。因为考研书籍这块写的还是不如高考研究语法那些人写的细。差不多了再专门学习翻译和作文就没什么问题了。具体语法应用我还会在翻译语法处提到。最重要的一点,不要做模拟题,因为出题的质量堪忧,思路也不同。真题至少做三遍,不要觉得做完真题就没事了,或者觉得做一遍都记住答案了,其实真题有很多可以挖掘的地方。我最后真题都只刷完两遍,所以真题完全弄透很费时间,但也非常有效,希望大家重视。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首先必须声明一点,大家要理性对待市面上所谓的押题参考书,声名鹊起的肖秀荣教授今天也只押到了一道半题,学生们一片唏嘘,所以大家要知道真正的权威就是每年出版的红宝书了,不跟风,不盲目,通读大纲是你复习政治的必经之路,没有捷径可走,一般大纲要至少通读三遍,然后结合做题加深理解,最重要的还是要做政治的历年真题,尤其是主观题部分,每年考试的题目都有个套路可言,关键是要理清批卷老师的给分点,掌握答题的一般性语言,这个过程需要你自己总结,过程虽然痛苦,但是大家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学习,到考试的时候应对考研题目会轻松很多,不会将希望都放在押题名师的身上,命题组现在很重视这个问题,将来能押中题目一定会只减不增,所以要增强自身自主答题的能力,从容应对考研政治。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农业知识综合一

复习要点:

1. 农业科学基础知识:包括农业植物学、农业动物学、农业微生物学等方面的基础知识,重点关注农业生产中的作物、畜禽、微生物等相关知识。

2. 农业生产技术:涉及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如土壤肥力管理、农作物栽培技术、农产品贮藏与加工技术等,需要了解各项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3. 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等的合理利用与保护,以及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和环境保护的措施。

4. 农业经济与管理:了解农业经济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农业经济管理的方法和技巧,包括农业市场分析、农业政策制定等。

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根据教材的章节内容,逐一学习相关知识点,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重点和难点。

2. 制作思维导图:将各个知识点进行分类整理,形成思维导图,帮助记忆和理解。

3. 多做习题:通过做题巩固知识点,提高解题能力,同时注意分析解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

4. 参考历年真题:了解考试的出题规律和重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

考研专业课二: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科学技术原理

复习要点:

1. 作物遗传与育种:了解作物遗传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作物育种的基本流程和技术,包括杂交育种、选择育种等。

2. 作物栽培技术:学习作物的生长发育规律,了解作物栽培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包括土壤管理、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等。

3. 种子科学技术:了解种子的形成、发育和贮藏等基本知识,掌握种子处理、检测和质量评价等技术。

复习方法:

1. 深入学习教材:系统学习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科学技术原理的相关章节,理解概念和原理,掌握技术和方法。

2. 实践操作:参与实验室或农田的作物育种与栽培、种子科学技术的实践操作,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阅读相关文献:阅读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应用。

4. 参加学术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研讨会等,与同行交流讨论,拓宽视野,提高专业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