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班: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班: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快捷解题方法》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大纲狂做密题与答案解析》

《中国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复习指南》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名师权威点拨》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西哲学史网络学习指导与核心要点讲解》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中西哲学史考研知识运用必练100题》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晁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46-14:33

司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16-19:59

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8:49-14:35

陶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45-18:57

汤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21-15:30

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00-18:0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中政法(法大)人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考研备考技巧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七月份开始,做了近20年的真题,和一本专项训练,每天按照专项训练的安排任务来做题,另外,自己也要制定好每天的计划,来按照计划复习,每天一篇,坚持做,大家做的时候要注意体会做题的思路和技巧,多看答案解析,有时间可反复刷。11-12月,单词依旧不能停,开始背英语作文。如果都留在12月再背,压力太大。11月开始准备,大作文、小作文各背8-10篇,注意的是要默写哦!!!这样安排英语节奏不会乱,也能做到心中有数。每天1-1.5h应该差不多。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论述题考研基本背肖四就行了。肖四一般是考研前一两个星期发售,所以一拿到肖四就要开始背论述,一定要多背几遍背熟(注意不要买到盗版)。虽然肖老不一定全能压中,但其实肖四的材料十分丰富,你背完之后就算考场上出现了从来没有见过的题目,凭着你积累下来的材料基本上自己也可以扯上。不放心的话可以搭配徐涛的论述小黄书(最后20题)。我是背了小黄书的,也证实今年有肖老没有押到的题小黄书上出现了。如果你的时间充裕的话或者想取得政治高分的多看看是可以的,但是记住要保证有一份是完完整整背的滚瓜烂熟的,切记贪多嚼不烂。还有,马原这门课,因为难结合热点所以押题比较难压中,所以最好在背押题卷的同时,自己能把各个原理给整理完背下来。我当时是主要背的肖四,到考前,肖四基本上背了三四遍,然后把马原原理背了一两遍。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考研专业课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1. 复习要点: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其他哲学流派的比较与对话;

-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

2. 复习知识: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概念:唯物论、辩证法、历史唯物主义、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思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阶级斗争与社会变革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方法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与革命的关系等;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哲学家的思想贡献。

3. 复习方法:

- 系统学习教材和课堂笔记,理清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和核心内容;

- 阅读相关的专业书籍和论文,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渊源和发展脉络;

- 参加学术讲座和研讨会,与专家学者进行交流与讨论,拓宽视野;

-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考研专业课二:中西哲学史

1. 复习要点:

- 中西哲学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

- 中西哲学史的主要学派和代表人物;

- 中西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和影响。

2. 复习知识:

- 中国哲学史的主要学派:儒家、道家、墨家、名家、法家等;

- 西方哲学史的主要学派:古希腊哲学、中世纪哲学、启蒙哲学、现代哲学等;

- 中西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儒家的仁义道德、庄子的自由无为、柏拉图的理念世界、笛卡尔的怀疑论、康德的启蒙思想等。

3. 复习方法:

- 阅读中西哲学史的教材和专业书籍,掌握中西哲学史的基本内容和发展脉络;

- 阅读中西哲学史的经典著作和论文,深入理解中西哲学史的重要思想和影响;

- 多做思维导图和笔记,整理中西哲学史的学派、人物和思想之间的关系;

- 制定复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