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班:中央民大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知识攻略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央民大文学院文艺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辅导班:中央民大文学院文艺学考研经验知识攻略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精华指导与同步练习》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权威笔记与精华详解》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考研真题与模拟题预测解析》

《中央民大文学院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文学基本理论近十年试题解析(最新版)》

《中央民大文学院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文学基本理论考研重点题目终极大预测》

《中央民大文学院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文学基本理论精妙解读考研历年真题》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14-18:42

景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57-19:56

蓟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7:53-16:38

沃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20-21:28

巫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8:31-14:19

殳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24-18:39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攻略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小作文基本是书信或邮件,分为建议信,感谢信,推荐信等七八种,每种背诵一些经典的历年真题,一定要背熟,做到下笔如行云流水,想到中文,对应的英文可以脱口而出。大作文可以分为人生哲理类,环境保护类,热点话题类等等,还是每一类背一篇范文,对于自己感觉经典的句式一定要记牢并改写。真正考场上留给自己思考的时间并不多,基本是靠自己的第一反应,所以背诵不在多而在熟,真正内化为自己的储备。同时,背下来后要默写,一定要落实到纸上,切忌自以为背的很好,但整篇很多拼写错误。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主要是马原和史纲,这两部分一个最难理解一个最难记忆,适当做点选择题,等到九月份政治考研大纲出来,再多加时间复习政治,把选择题知识点理解透彻,适当看看真题选择题就行,看看哪些选项容易设置陷阱;政治分析题和当代时事结合紧密,平时可以关注时事新闻,每天花十分钟看看今日头条啊一类的新闻就可以,考前一个月再背一些押题分析题就可以了,把分析题知识点背熟,就算考不到原题,也能把答题纸写满。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中央民族大学文艺学专业的考研复习:

考研专业课一:现代汉语、古代汉语

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都是语言卷的内容,主要涉及语音、词汇、文字、语法等方面的知识。备考难度相对较小,重点在于基础知识的掌握。建议从9月份开始复习,每天进行背书和练习。古代汉语的翻译和句读题型,以及现代汉语的操作题需要进行平时练习。可以打印练习题,每天练习并对照答案,订正错误。在课本上标记出重点内容,例如使用不同颜色的笔来区分不同类型的题目。这样在考前最后一轮复习时,可以快速抓住重点,并在考场上迅速反应。整体来说,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难度不大,重点在于课本知识和练习,需要每日坚持学习。

考研专业课二:中国古代、现当代文学、文学基本理论

中国古代文学史的内容相对基础,建议使用袁行霈版本的《中国文学史》进行复习。可以借助时间线索进行记忆,掌握基础知识并不难。近年来,文学考研的难度逐渐增加,需要更多发散思维的能力。在背诵时,要有意识地进行对比思考,比如对比不同时代作者对同一题材的不同理解。此外,明清小说是中央民族大学教研室的研究重点之一,建议对四大名著的文学考点进行分析,特别是《红楼梦》。多做准备,培养发散思维。背诵记忆时,可以结合课本的例子进行理解,并将历年考点标记在教材上。此外,补充阅读《鲁迅作品十五讲》、《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新中国文学史》等教材,学习学术大家的思维方式和论述语言,可以提升答题的完整性和逻辑性。

现当代文学史的内容较多,建议使用钱理群、洪子诚版本的教材进行复习。掌握基础知识后,可以对知名作家和流派进行专题整理,例如老舍、汪曾祺、寻根文学等。背诵时,可以结合阅读他们的作品进行理解。现当代文学的背诵需要早点开始,每天坚持背诵,不断提升知识点的掌握度。

文学理论是文学卷中的一门重要课程,需要理解。建议使用童本进行学习,掌握框架和举例。背诵时,可以手写笔记整理,加深印象。注意课后习题,中央民族大学考察课后习题的情况较多。此外,近年来喜欢考察一些热点问题,如文学图像化、文学消费、文学与市场、网络文学等。可以找相关论文进行阅读,并做笔记整理。总体来说,文学理论的背诵需要多背、多理解,熟能生巧。

最后,考研复习是一个不断背诵记忆的过程,量变会引起质变。每个人都是在不断反复中提升的,坚持是胜利的关键。备考过程中,要多次背诵,结合例子理解,同时注意课后习题。背了忘、忘了背是常有的事情,但要记住量变会引起质变的道理。在备考过程中,要坚持每天的学习和复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掌握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