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介绍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硕士的学员提供针对性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与报考院校专业定制指导方案,全程监督陪伴,布置随堂作业,结合命题规律进行模拟实战。根植于多年的积淀,为学员提供有用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讯息与资源!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辅导参考资料节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考点解密及复习宝典》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热门知识与核心要义超精选》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真题超精讲与绝密押题详解》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地质学考研热点核心精编教程》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地质学权威习题剖析与考研预测》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石油地质学考研命题核心思路分析》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考研培训师资概况节选
黄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31-18:57
樊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0:19-21:48
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52-14:04
危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11:38-18:53
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9:27-21:54
仰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13-16:06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中石油地球科学学院地质工程硕士考研知识指南与经验
考研英语经验节选
单词很关键!!!不背单词,意思都看不懂,你还怎么做题呢。一战时候从三月到六月把红宝书仔细背了一遍,后期就轻松不少,一个月一遍,到20天一遍,15天一遍,以此类推,一战一共背了7遍,二战背了3遍,考研不止背单词不止。可以把记不住的单词写在小本子上,就不用拿一大本厚书去背了,方便记忆。背单词的效果就是12月我报了六级,单词书不要纠结,大同小异,无论绿皮书还是红宝书还是什么,买一本,从头到尾背下来绝对效果都是一样的。
考研数学经验节选
在基础阶段,我主要是看李永乐的复习全书,同时,我把主要的课本都看了两遍有余,课后习题也都完成了。由于大一时数学基础打得好,因此这个阶段我过得特别快,宇哥36讲做了百分之五十。其实这些考研参考书是要多做几遍的,对于里面比较难的题目,可以先不着急做,留到后面强化冲刺时候做。而每天早上都要温故而知新,把前一天所学的过一遍,没想清楚的题目仔细思考一遍,这样的学习方法是最有效率的。还有李永乐的经典400题。跟上面的一样也是做了三遍。另外还把12年和13年的经典400题也看了看。
考研政治经验节选
7月-10月是在反复攻克选择题,11月开始看形势与政策(看肖秀荣老师的小册子和时政就行,大纲上的第五部分不用看)和真题选择题(近十年的真题就够了,时间不够就写近五年的)。12月份背诵大题和练习模拟卷(能买到的都买来)。毛概和史纲建议一起看,可以先看史纲再看毛概,这样看毛概的时候就更清楚其历史背景。
考研专业课经验节选
一、复习要点
1. 石油地质基础知识:包括地质学基础知识、地球物理学基础知识、地球化学基础知识等。这些基础知识是石油地质学的理论支撑,建议将其作为复习的起点。
2. 沉积学与沉积盆地学:沉积学是石油地质学的核心内容,主要研究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层序地层等。而沉积盆地学则是对沉积盆地的形成、演化、构造背景等进行研究。复习时要注重理解和掌握各种沉积环境的特征,以及岩性描述和相态分析等方法。
3. 矿床学与石油地质学:矿床学是关于地质过程中产矿物质形成的学科,而石油地质学则是研究石油和天然气在地球中存在形成的有关过程和规律。在复习过程中,要了解各类矿床的形成机制,以及石油和天然气在地下储层中的分布规律。
4. 地球动力学与构造地质学:地球动力学主要研究地球的运动和变形,而构造地质学则是研究地壳构造和地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复习时要重点关注板块构造理论、地震地质学和构造地质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构造要素的识别、测量与描述方法。
5. 地球化学与石油地质学: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物质的化学组成、物质迁移和地球化学过程的学科。对于石油地质学来说,地球化学在研究石油形成、分布及其成藏与改造机制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复习过程中要掌握地球化学基本原理,了解石油地球化学分析方法。
二、复习知识
1. 理论知识:地球的结构与成因、岩石学、地球化学、物理地质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矿床学等。
2. 应用知识:石油地质的分支学科,如石油地球物理学、石油地球化学、油藏工程、采油工程等。
三、复习方法
1. 系统学习教材:详细阅读教材,理解核心概念和理论知识,并加以总结和归纳。
2. 多做题:多做真题和模拟题,提高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3. 扩大知识面:广泛阅读相关领域的文献和资料,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案例。
4. 练习解析能力:针对真题和模拟题进行解析,分析问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培养分析和综合能力。
5. 多进行讨论和交流:加入研究小组或考研复习群,与同学讨论问题、交流经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