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考研辅导班详情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考研辅导班为报考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全球环境变化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考研全计划》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最新考研金牌考点集中突破》
《北京师范大学全球环境变化最新考研真题超详解》
《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基础最新考研知识扩散式快速记忆》
《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基础考研独峰教育精讲版》
《北师大地理科学学部地理学基础考研核心热点专题80讲》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谭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42-13:50
沙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7:59-19:13
郎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三9:32-18:56
朱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8:21-16:23
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8:17-15:56
钮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0:05-14:02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备考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真题我是从8月份才开始做的,开始做的真题,真题我一共做了3遍,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看答案是怎么翻译原文的,仔细琢磨一下句子结构,看看应该怎么翻译,这样进步也是很大的,而且对后面做翻译也会很有帮助。英语写作是我比较拿手的,以前高中时英语作文就写的不错,我觉得作文吧,首先,先不管你的文章内容怎么样,至少看上去要比较好看,字迹清晰,段落工整,最好是没有改动划掉的地方,看上去赏心悦目当然是最好的了。然后就是文章内容了,模板肯定是要背的,高分作文上面的必背模板要记熟,然后自己一定要动手练一练,平时做阅读理解时遇到的好的句子可以记下来,写作文的时候用,添一些自己的东西,只有模板肯定是得不了高分的。
考研数学复习经验概要
数学部分可以从七八月份开始复习,先从课本下手复习,也学了不少解题技巧,之后配合考点复习,顺便做好自己的笔记,留待以后回看。高数的历年真题打印下来,反复模拟。虽然大部分同学认为题目简单,可是还是要予以重视的,毕竟140分的人还是少数,说明它并不是那么简单。把每一道题的解题思路都弄清楚,等到全部做完后就会发现每年出题是有一定套路的。有心的话,可以把每一套题中相同相近的题目归整一下,思路会更加清晰。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一战政治从10月份开始看的,还看了一遍红宝书,买了陈先奎的2000题,每天花在政治上的时间只有一个小时,11月底才做完,复习了第二遍,依然觉得很模糊,好多都记不住,开始后悔不应该做这本书的。到了12月开始心慌了,觉得看着真题选择题都靠蒙,大题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说,于是买了任汝芬的《考点识记》开始狂背,貌似也没用上。二战时从11月中旬开始看的政治了,2000题是扔掉了,认认真真的看红宝书,买了一本配套选择题来练,世纪高教版的1000题,题目没有那么多,看一章红宝书做一章。可能是因为看过一遍的原因,这一遍很快。到12月买了肖四肖八,只做了选择题,题目很简单正确率也很高,考试前最后两个星期,我就把红宝书翻出来重新有选择性的看,还看了上课时候做的笔记,让自己脑子里有一个框架,每看完一章,就划个框架总结图,特别是近代史部分,重点时间事件一定要连续地把握好,挑了一些固定的套话背,红宝书复习了一个星期,最后一个星期我就开始重点攻哲学题,因为大题拉差距就在哲学题。我把老师给总结的哲学部分框架自己按照红宝书上哲学原理细化了一下,自己画一张知识结构图,每个原理,方法论意义都包括进去,但原理一定要先理解。找了近三年的政治真题上的哲学题,每个题先答看上去最明显的东西,然后按照框架图一个个的套,感觉有的就写上去,先写原理,再写方法论。这样哲学题所包含的每个原理都答上去了,无懈可击呀 。进考场前我把最后五套卷上做错的选择题看了看,考试的时候正好碰上个我做错过的。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我考的是自然地理,所以备考期间我主要关注的是伍光和的自然地理学。从6月份开始,我一共背了四至五轮专业课,每遍的重点也不一样。第一遍,我先阅读了一遍课本,大致了解了每一章的主要内容。然后结合地学中心的笔记,仔细查看了一些重要且难理解的知识点(如果需要,可以私信我获取电子版笔记),最后再梳理出每章的核心知识点。这一遍大约花了两个星期的时间,因为我觉得把重点知识点牢牢记在脑子里才是最重要的。
第二遍是背诵笔记,这一遍没有重点,我把所有的笔记都背了一遍。而且我认为这场考试是一个选拔人才的考试。如果只关注重点知识点,不仅无法获得优胜的机会,也无法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
第三遍是按照章节背诵笔记,同时结合对应的真题。因为资源有限,我使用了近10年的真题,如果需要,可以私信我获取。在这一遍背诵真题的时候,我主要学习答题思路。或许是因为今年报考北师大的人很多,今年的考题与笔记上的内容有所不同。所以我认为,答题规范以及知识点的融会贯通非常重要。
第四遍是按照年份背诵真题,背诵之前我会先思考如何回答问题,然后结合提供的参考答案,学习答案的逻辑和亮点。
第五遍是考前再过一遍笔记,同时结合模拟题了解一些较实时的问题,例如碳循环过程、碳达峰、碳中和、十九大报告中有关生态环境的论述、全球变暖、极端气候事件的机理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