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考研辅导班详情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考研辅导班为报考首师大音乐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考研真题高分全析》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考研题海与技巧精华指导》
《首都师范大学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考研热点与重要技巧权威新说》
《首师大音乐学院中西音乐史+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命题人拔高考点300条》
《首师大音乐学院中西音乐史+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选材绝密题库》
《首师大音乐学院中西音乐史+和声与作品分析考研热点与重要技巧权威新说》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昌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7:24-15:07
童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0:30-19:52
怀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11:37-21:12
廉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10:41-21:10
万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11:27-21:44
莘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五11:19-14:27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知识指南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单词是每天都要背的,考研英语和四六级没有太大的关系。前期先学的是翻译,根据翻译讲长难句,搞懂语法,然后进入阅读大项,我觉得还蛮有条理的。真题我是五月份开始的,但是从1994年的开始做起,翻译。因为自己基础差,所以从简单的做起。如果感觉自己英语还好的,可以从2000年以后做起。英语真题我是差不多过了五遍。但是我不想说具体的每个阶段的时间,这得视情况而定。到9月份之前英语保证每天5,6个小时的时间。不是说做的遍数多就好了,关键是搞清楚,弄明白,把每道题弄透。作文一定要练,自己写。可以背模版,但是不要死套,要灵活运用。后期的自我模拟特别特别重要。这可以让你明白时间是多么紧迫。黄皮书我觉得是适合自己的。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大概是8月份开始复习,主要用了肖秀容的书,看完后做1000题。政治主要还是选择题能拉分,论述题大家的分数都差不多。选择题的话,推荐1000题,个人感觉挺好的,重要的知识点都在上面。把它看熟了选择题应该没问题。但是今年政治选择题有点难,好多题目都没看到过,可能还是要看平时的积累吧。另外肖秀荣1000题是质量很高的一本选择题练习册,但是有些题过分陈旧,前期拿来练练选择还是可以的。论述题的话先不用在意,后期等肖4出来了一定要好好背,但是也出现了背过的内容成了题目的题干的情况。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考研专业课一:中西音乐史
考研专业课一中西音乐史是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专业中的重要课程之一。在复习中,我们应该重点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了解中西音乐史的基本概念和分类。中西音乐史是研究中西方音乐的发展历程和演变规律的学科,需要了解音乐史的起源、发展阶段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性作品和音乐家。
其次,熟悉中西音乐史的重要时期和代表性作品。我们需要重点关注中西音乐史中的一些重要时期,如巴洛克时期、古典时期、浪漫时期和现代音乐时期等,并了解每个时期的特点和代表性作品,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的作品。
此外,要掌握中西音乐史中的重要音乐流派和作曲家。中西音乐史中有许多重要的音乐流派,如巴洛克音乐、古典音乐、浪漫音乐、印象派音乐等,我们需要了解它们的特点和代表作品。同时,还要熟悉一些重要的作曲家,比如巴赫、莫扎特、贝多芬、肖斯塔科维奇等,了解他们的创作风格和代表作品。
在复习方法上,我们可以结合听、读、写、演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听音乐、看音乐书籍、写音乐评论、演奏乐曲等方式,加深对中西音乐史的理解和记忆。同时,我们还可以参加一些音乐讲座、音乐会和音乐研讨会,与专业人士交流,拓宽自己的音乐视野。
考研专业课二:和声与作品分析
考研专业课二和声与作品分析是音乐与舞蹈学(音乐传播)专业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在复习中,我们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熟悉和声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和声学是研究音乐中的和声关系和和声规律的学科,需要了解和声的基本概念、和声规则以及和声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其次,掌握常见的和声进行和和声结构。我们需要学习和掌握一些常见的和声进行,如三和弦进行、七和弦进行、替和弦进行等,并了解它们的音程构成和音响效果。同时,还要了解和声结构的基本形式,如小调和大调的和声结构、复调和声结构等。
此外,要学会分析音乐作品中的和声关系和和声特点。我们可以选择一些经典的音乐作品,通过分析其和声关系、和声进行和和声特点,加深对和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在复习方法上,我们可以通过听、读、写、弹等多种方式进行。通过听音乐、读和声学教材、写和声分析论文、弹奏和声练习等方式,加深对和声与作品分析的理解和记忆。同时,还可以参加一些和声分析的讲座和研讨会,与专业人士交流,提高自己的和声分析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