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班:人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班详情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班为报考人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学员提供高质量的考研培训课程,根据个人情况定制复习知道方案,全程监督管理,随堂作业布置,模拟实战预测。依托多年经验积累,为学员提供实用的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动向与相关资源!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辅导班:人大文学院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参考资料与教材节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最重点知识精要与复习大全》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真题华彩要点》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古典文献学考研最经典真题权威剖析》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核心要点知识快速巧记》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阅卷人点拨600题》

《人大文学院中国文学基础+汉语言基础考研重难题解析300题》

注:具体教辅材料以实际为准。

辅导师资安排节选

芮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10:37-15:06

殷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一9:02-16:33

崔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四9:08-17:27

费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六7:58-15:46

姚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日9:45-19:20

金老师 授课时间:每周二7:38-13:48

注:具体时间以师生实际商议为准。

考研经验复习方法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概要

英语基本就是背单词(9月份开始每天1个小时),注意一定要看例句,要让单词回到句子中,要不容易知道什么意思,但到句子中就搞不动。然后就是真题,真题大家一定利用好,练阅读的思路和例句什么的,我觉得真题绰绰有余了,一定要买有详细解析,甚至有生词整理的。英语我花时间的是作文,作文好几十分,不练习和练习的差距还是比较大,比较完美的办法呢,从9月份开始每周一篇文章,如果像方便一点呢,可以用我的方法,我是最后一个月开始准备的,其实很简单,就背背真题,十篇大,十篇小,后半个月看各个培训机构或者网上的预测,找出十篇小作文,十篇大作文背,这个背就要背的滚瓜乱熟那种,不过别搞得背没问题,结果写不出来哈,背的时候自己生疏的词还是要写一写的,避免出低级错误。效果真的还不错,我就背了这些,背的时候我经历了一段挣扎期,有几天就是背不进去,原因是觉得背了有用吗,万一背的考不到怎么办,然后就纠结。不过后来自己说服了自己,其实不管你背的主题考到没考到,你背诵着二十篇的文章的过程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哪怕最后没有考到,你也会发现很多东西一通百通,信手拈来改改关键词罢了。作文还有一个就是模板的问题,大家背的时候还是要进行筛选,选择一些比较创新或者文章写的有理有据的,别背低质量的文章。对了,背作文的时候一定要记主题,最后冲刺背诵的时候就靠主题来激发自己的记忆,大小作文我自己觉得写的都不错,没有特定的模板,都是自己想表达的意思,而且有内容。

考研政治复习经验概要

开始时间不算早,九月份开始,那时候红宝书没出来(红宝书是教育部出的,权威资料),买的肖秀荣1000题和精讲精练,肖老师的名头考研人都是知道的,个人观点,肖老师师品还是不错的,在政治行业做了这么多年还是有他的过人之处,至于每年押中多少道题这都是有运气一说的,但肖老师的书总能给你把政治拉个框架出来,所以不要着急,当闲书一样看看打发时间也是不错的(滑稽)。九月份跟十月份两个月,每天中午吃完午饭后在午觉之前先看一遍精讲精练,然后对应着做一章节的题目,并订正,这样大概要花将近一个小时不到,比较粗略,然后晚上吃完晚饭后再把做错的题目在精讲精练中找到对应的知识点理解一下,基本上每天都是这样。两个月之后1000题和精讲精练都撸了一遍,没什么特别的感觉,就是政治大体上框架有了。十一月的时候,划重点,毛中特跟近代史里的最新政策那两章比较重要,特地花一个月开始慢慢啃这两部分,同时其他章节顺带看看。十二月份的时候,上半个月开始买各种押题卷子跟背诵宝典,我当时买了肖秀荣的八套卷、四套卷,任汝芬、米鹏、蒋中挺这些基本上都买了,其他人的书都是只刷选择题,肖老师的卷子大题也做的,背诵宝典其实我没怎么用,大概有几个重点把握了一下,然后配合肖老师的卷子把要点画下来。十二月下半个月的时候,每天早上八点到九点,读精讲精练和肖老师划的重点,读一读差不多有印象的。虽然我最后政治考分并不理想,但是平时的押题卷选择题基本上能拿40分。。考试大概还是有运气这一说,所以也没什么好抱怨的,最起码上考场之前我对政治充满信心。。。

考研专业课复习经验概要

626中国文学基础,考察范围绝对是相当大的,总共有六个部分需要掌握,我来分开详细说一下吧。

首先是古代文学史,我推荐大家阅读《中国文学史》(四卷本)这本书,作者是袁行霈。这本书应该是学习文学的同学们家喻户晓了,内容非常详实,涉及各类文体,而且时间跨度也很长。我建议从作品入手,如果时间紧迫的同学可以直接购买已经整理好的笔记,然后自己补充作品即可。

接下来是现当代文学史,我推荐《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这本书的作者是钱理群,还有《中国当代文学史》作者是洪子诚。现当代文学的内容比较零散,整理框架的时候要注意作者、流派以及作品之间的联系。我还是推荐采用古代文学的学习方法,用作品给作者打上标签,这样在背诵的时候会更牢固。

然后是文学理论,我建议大家看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掌握书中的重点即可。

接下来是西方文论,主要推荐大家看《西方文论史》这本书的作者是马新国。对于比较难搞懂的部分,可以参考杨慧琳老师的讲解。这一部分可能是626考生中最难的一部分,但其实整体分值并不高,我建议直接购买已经整理好的笔记,按照脉络背诵即可。

接下来是古代文论,我推荐大家阅读张少康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教程》。这部分的学习可以和史论结合起来,结合时期、作者以及流派进行分类整理。

最后是外国文学,我推荐大家阅读郑克鲁的《外国文学史》以及唐红梅主编的《外国文学史辅导与习题集》。这本习题集实际上是精华,答题思路以及真题反复考察的重点非常值得借鉴。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其实非常庞大,欧美部分是人大考试的重点,注意整理。

811汉语言基础,总共考察三个部分,相对于文学部分来说算是幸福多了。

首先是古代汉语,我推荐大家阅读《古代汉语》这本书有两个版本,一个是殷国光的,另一个是王力的。殷书在以往的真题中也曾经有过考察,所以要特别关注。古代汉语在811的真题中占比较大,两本教材上的古文内容都应该尽力弄懂,多读几遍也没有关系。

翻译部分主要考察教材原文的现代汉语,我推荐《现代汉语》这本书的作者是黄伯荣、廖序东,还有《现代汉语》北大现代汉语教研室。北大版的内容更加详细,适合作为教材,方便整理笔记,应该全部掌握章节习题。很多知识点在语言学方面会反复考察,所以我建议大家阅读《语言学纲要》这本书的作者是叶蜚声、徐通锵。可能有些同学会觉得这本书看起来费劲,但其实内容并不算很多,坚持多读两遍,结合现代汉语的理解也并不难。